1、施工說明:
粘貼鋼板厚度大于5mm鋼板應采用壓力注膠粘結,膠縫厚度控制在3-5mm。
2、壓力注膠施工工藝:定位放線——基層處理——材料準備——鋼板固定——壓力注膠——固化養護——驗收
1)定位放線:對需加固部位彈出位置線,為減少粘貼面的污染,一般對混凝土加固比原設計的粘鋼尺寸要寬出20mm。
2)基層處理:包括兩部分,ⅰ.混凝土粘貼面處理:將原混凝土粘貼面裝修面層鏟除,用合金片或鋼絲刷磨去混凝土粘貼面浮漿層,用毛刷蘸丙酮刷拭表面;ⅱ.鋼板粘貼面處理:用角磨機打磨,露出金屬光澤,鋼板面應打磨的越粗糙越好,而后用棉絲沾丙酮擦拭鋼材表面,至鋼板粘貼面無油污和粉塵。
3)材料準備:鋼板材質為Q345-B;粘結劑為粘鋼專用結構膠粘劑,等級要求A級;固定錨栓采用M10化學錨栓,焊條為E43型。粘鋼用鋼板必須按現場實際尺寸在場外采用等離子切割機進行下料,鋼板加工時預先在鋼板上打出螺栓孔,其孔間距依據圖紙要求,并設置好注膠口,一般注膠口間距1000mm。鋼板下料完后和結構膠一起運至現場分別碼放整齊。
4)鋼板固定、焊接、封縫:首先將洞口兩側鋼板進行預貼,而后根據鋼板預留螺栓孔用電錘在混凝土墻上鉆出螺栓孔,將化學錨栓放入孔內以固定兩側鋼板,并將洞口里側鋼板掛上,而后對所有鋼板連接處進行焊接,焊接時為避免鋼板變形,應兩側對稱焊接,且應預先點焊100~150mm,所有鋼板連接處均需滿焊,焊縫質量按規范要求表觀質量要求施工。待鋼板焊接余熱冷卻后,用環氧膠泥將鋼板周圍邊縫封堵嚴實,注意留出排氣孔。
5)壓力注膠:待封縫膠固化后,先通氣試壓,而后以0.2-0.4Mpa的壓力將膠從注膠嘴壓入,當排氣孔出現膠液后,停止加壓,以環氧膠泥堵孔,再以較低壓力維持10分鐘以上方可停止灌膠。灌完后不得再對鋼板進行錘擊、移動、焊接。
6)固化養護:結構膠固化,常溫下20℃左右,3天后可受力使用。
3、竣工驗收:匯同甲方、監理根據施工規范和設計規范的要求粘結面積不小于90%,非錨固區粘結面積不小于70%,進行驗收并簽具驗收意見及量單,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。
柱粘鋼加固粘貼鋼板小于5mm厚度時,可采用手工涂膠粘貼,具體操作如下:
1、工藝流程:
定位放線——基層處理(砼、鋼面層處理)——混凝土結構成螺栓孔——鋼板下料制作——結構膠調制——鋼、砼表面涂膠——粘貼、加壓——固化養護——驗收——防銹防火處理
2、柱粘鋼加固施工工藝及技術要點
1)定位放線: 依據圖紙確定粘鋼部位,對需加固部位彈出位置線,一般對混凝土加固比原設計的粘鋼尺寸要寬出20mm。
2)基層處理:包括兩部分,ⅰ.混凝土粘貼面處理:將原混凝土表面裝修面層鏟除,用合金片或鋼絲刷磨去混凝土表面浮漿層ⅱ.鋼板粘貼面處理:對于鋼板粘貼面有輕微銹跡,用角磨機打磨,露出金屬光澤,鋼板面應打磨的越粗糙越好,打磨的紋路應與鋼板受力方向垂直,而后用刷拭干凈鋼材表面。
3)混凝土結構成螺栓孔:按照設計圖紙尺寸位置電錘成化學錨栓孔。
4)鋼板下料制作:按圖紙要求的鋼板規格和尺寸,結合現場實際情況,在場外采用等離子切割機準確下料,尺寸偏差在3mm 以內;
5) 結構膠調制:將結構膠甲乙兩組分按重量比4:1的比例配合,用轉數100-300轉/分的攪拌器或手工攪拌,攪拌至膠內無單組分顏色即可,膠在配制過程中應避免雜物進入容器,混合容器內不得有油污與水。
6)涂膠:將配制的結構膠用抹刀涂抹在處理后鋼材表面,厚度在3~6mm左右,涂抹應中間厚邊緣薄,涂抹均勻,不應有漏涂的地方,平整度差的砼表面局部也應涂結構膠進行找平。
7)粘貼:將涂好結構膠的鋼板按設計要求的位置粘貼,鋼板粘貼好以后應立即擰緊安裝螺栓(化學錨栓植栓工藝見植筋節),使膠液剛從鋼板邊緣擠出為宜。
8)固化養護:結構膠固化,常溫下20℃左右,2-5天可受力使用。
9)驗收:根據施工規范和設計規范的要求,錨固區粘結面積不小于90%,非錨固區粘結面積不小于70%。
10)表面防銹處理:粘鋼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除銹和防火涂裝。涂裝時的環境溫度和相對濕度應符合涂料產品說明書的要求,當產品說明書無要求時,環境溫度宜5-38℃之間,相對濕度不大于85%,構件表面有結露時不得涂裝,鋼結構防銹方法采用涂刷二道普通防銹漆。
3、柱粘鋼加固防銹涂裝工藝如下:
1)基層處理:在防銹涂裝前,應將涂裝部位的除銹、油污、塵土等清理干凈,露出鋼材的本色。
2)底漆涂裝:調合防銹漆兌制時,應充分的攪拌,使油漆色澤、粘度均勻一致。刷層底漆時,涂刷方向應保持一致,接搓整齊,底漆表干前不應涂面漆。
3)面漆在使用過程中應不斷攪和,保持涂層均勻,色澤一致。
4、防火涂裝工藝:
1)攪拌時先將涂料拌合2min后,使稠度達到可噴程度。
2)噴涂時噴槍要垂直于被噴構件,距離6~10cm,噴涂氣壓應保持0.4~0.6Mpa,噴完后進行自檢,厚度不夠的部分再補噴一次。